杰出英才
【校友风采】一个老地质人的荷与心 ——韩晋生
时间:2023-05-05   浏览次数:

校友简介

韩晋生,男,河北地质大学|威澳门·尼斯人2325cc经济管理系毕业,2001年3月任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副局长、党委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水墨漫画研究院副院长,山西漫画学会副会长,山西水墨漫画研究院院长。

张二棍按:

韩晋生先生,一个多少年热爱山野,用水墨演绎地勘人情怀的业余画家……其作品的思想,情怀,水墨格调,专业里也应占体面的一席……

01扶殇

性静方可情逸。逸,并非逃遁与漠视。恰恰相反,而是物我两在的一次精神互动。

生如夏花,死若秋叶。这幅荷,既非肆意的盛开,也非彻底的枯萎。画家伤心地折断一枝荷花,让它处于生死的临界。你看,那折下去的一枝,却被另外的几支荷花,静静地搭住。多像一次拯救,又多像一次挽留……一株植物的生命,在这里是如此庄严。

在韩晋生先生的笔下,中国传统的水墨莲花,不仅仅是对静物的临摹与速写,同时也具备了西方油画那种蚀人心魄的张力。甚至仿佛一部电影的海报……

两尾笔直而深红的游鱼,宛如那花畔两个含蓄的符号——也许它们是两辆疾驰而过的救护车,也许它们是两个心痛欲绝的扶殇人!

02十方

有一句话深得我心,“故十方诸佛,同生淤泥之浊,三生证觉,俱坐莲台之上”。

这一幅画,莲叶奇崛,形如不可攀的高山,莲花恍惚浮于其上,状如凌霄的危楼。而那一只圆睁双目的青蛙,紧紧抱住这陡峭的一叶,在那一抹淡粉的荷花之下,屏气凝神,仿佛是一次历经千辛之后的朝拜,抑或是一次心无旁骛的祈祷……

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语境中,莲的象征几乎人人皆知。而韩晋生先生并没有囿于成见,而是通过大胆构思,细心着墨,让一蛙、一荷,在一动一静之间,形成了微妙而紧张的况味。

03斑驳

人无再少年,花无千日红。这世间的一切,终究会斑驳,会被无情而锋利的时光收割殆尽。

——每一秒钟,都是一把铮铮作响的快刀。先生这幅画作,融汇东西技法心得,颇有几分印象派的影子。着墨浓淡之间,也是时空在纸上滴滴答答,漫漶成一瓣瓣盛开又凋零的生命!读此画,顿觉韩晋生可谓运笔如刀,使墨成刑,用至简的色彩与构图,却给观者衍生出繁复的思考。

04如在

荷梗林立,乱花纷纭。而两只伫立的鸟儿,浑然如两个休憩的老者。也许,前一秒钟,它们还是两个嬉闹的孩童。

所谓沧桑,不过是一花一鸟,在开阖与起落之间。所谓幸福,不过是一左一右,有枝可依,有侬相伴。罢了,罢了,方寸也是道场,点滴皆为宇宙。你看,那一只扭头望向这一只的时候,一定也有关怀与爱惜,存在吧!

05一面

正是好年华,正是好时节。正是一朵璨然的荷与那绚丽的鸟,怦然相遇在彼此都最合适的瞬间。此画,点到为止,又暗藏玄机。你看,那花,向着那鸟的一边,无私地灿烂着。你看那鸟,却又把头扭向了空无的一面……

这也许就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宿命与缘分。这,也许就是画家的画外音。

06那厢

一只荷,兀立画面中央。它定盘星般,分开了枯萎与茂盛,也分开了一只青蛙的存在与虚无。这幅画,不是超越,而是退守,不是见证,而是混淆。画家的高明,就是在这种不平衡,不对称,不协调中,给我们一个提醒和警示:何为此在,何为那厢。这一只蛙,也是你我,持纵身一跃的姿态,却有迟疑观望着……头顶的荷,理想般美好,而对岸的残叶,却不过是一种更残酷的现实。

07旁逸

读此画亦如参禅悟道。乱云般的荷叶中,一枝荷花挣脱而出,寥寥数笔,大相无形,如佛陀菩萨,如世间一切真理!

蛙若苦行僧,茎似修行路。顿见即顿悟,自古人生难得有这般时刻——见花,见心,见真谛!

08影倬

深情无须浓墨,晕染处正是生死的模糊界限。

孤枝渺似前程,细描时不过命数里寒蝉薄翼。

从画家的每一幅小品里,都能通过对立、拉抻发现空间与时间的无涯和旷远……背身而去时,一只细描的蝉如音容犹在的故人,沿着一脉无限的荷梗,走向无垠。而一滴剩墨涂染的荷叶,亦如破碎的故国,在纸上飘摇不已。

韩晋生先生这幅画,不由想到八大山人笔下的那些跌宕命运。也许,他们是生活在两个时空中的同一个人。

09爱莲

出淤泥而不染,莲之外,未有如鹅者。此画两物皆宜,相得益彰。顾盼间,长颈如莲之茎;摇曳中,红冠得花之盛。大抵物物所喜,也是性情相投。动静随观者自觉,天伦与物趣浑然一画之中。想来,韩晋生先生,也是清水濯缨之人。千古以来,内化于胸,而显于形。这一组淡泊在你我眼前的清荷,有画家之形,更有他的一腔赤子心……

XML 地图